金题星浪 音乐 AI音乐爆火背后:神曲《七天爱人》的虚火与争议

AI音乐爆火背后:神曲《七天爱人》的虚火与争议

AI音乐爆火:从《七天爱人》到全民创作热潮

白天搬砖,晚上写歌,成了上班族海文的日常。过去一个月里,作为业余写手的他用AI实现了“音乐平权”:“以前憋三天写不出一段旋律,现在输入‘雨天’‘分手’‘咖啡’,AI 三秒给我吐出一首歌。”“这是未来”——尽管播放量勉强破万、收益栏惨淡挂零,他依然坚信。

如今,像海文这样的“野生音乐人”正批量涌入音乐平台。随手搜索“DeepSeek热歌”“AI神曲”等关键词,便能看到歌单里的上百首AI歌曲,甚至有用户日更30首AI歌“碰运气”。

这一切,都要归结于一首AI神曲的爆火。

上个月,名叫《七天爱人》的歌曲引发了行业地震。这首由程序员Yapie花了2小时创作出的AI歌,不但登上了微博热搜、网易云音乐的飙升榜,甚至因为实在太红,短短两周便卖出了五位数的版权费。“方文山看了会沉默,周杰伦听了想复出”——评论区挤满这样的呼声。

繁荣背后的暗礁:版权争议与审美滑坡

热潮之下,包括汽水音乐在内的多个平台都开放了AI音乐投放通道。但看似繁荣的市场,实则暗礁密布。

“用盗版素材训练出的旋律,配叫艺术吗?”业内的声音戳中AI音乐痛点。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技术副总裁周文江指出,AI创作涉及版权问题;而美国2023年已立法明确,AI创作不享有著作权。

音乐人朱浩然直言:《七天爱人》就是音乐工业的标准化产物,甚至说工业垃圾都不为过。AI音乐的核心在于“模仿”与“拼接”——“算法保证了下限,也锁死了上限”

AI写歌能赚钱吗?现实很骨感

尽管技术不成熟,但不妨碍有人牟利。Yapie晒出收入后,社交平台涌现大量“三天速成AI音乐人”教程。但现实是残酷的:

朱浩然组织100人创作,仅4人收入超1元;海文17首歌收益挂零。“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情况已经不存在了”——制作人坦言,现在推广预算可能比制作成本高出十倍。

更致命的是版权风险。网易云等平台已加强审核,要求证明非纯AI生成,批量投稿可能封号。

审美坍塌:我们正在失去什么?

AI不是躺赚神器,更像照妖镜。音乐人阿朵朵估算,编曲接单价可能减少20%-30%。但董程更担心审美体系坍塌:“可怕的不是AI会写歌了,而是我们觉得AI写的歌也不错”

讽刺的是,即便没有AI,审美滑坡早已显现。当我们吐槽“年度十大热歌”时,可能没意识到:正是我们的每次点击,在反向训练着AI模型。

“脱离人类审美的AI产物,终究难以具备真正的艺术生命”——这或许是对这场AI音乐热潮最好的注解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金题星浪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

作者: admin

上一篇

已经没有了

返回顶部